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原创故事 | 散文随笔 | 杂文评论 | 诗词歌赋 | 人生哲理 | 微型小说 | 短篇言情 | 短篇校园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原创故事>文章内容

特殊的重逢

作者:江东旭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2-3-25 阅读:2

  李秉权是云南神经外科奠基人。晚年,李秉权动员妻子胡素秋死后进行遗体捐献,妻子爽快地答应了。

  然而,其他家属对此表示反对:“遗体捐了,让后人去何处祭拜?”但李秉权的态度十分坚决,他回忆起自己读大学时,由于时局动荡,教学标本极少,只能和同学顶着日机的轰炸去乱葬岗找无名尸骨做医学标本。

  他说:“我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死后这副皮囊还可以为医学做一些贡献:学生在我身上练熟后,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解剖切完用完之后,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学使用。”

  2005年,李秉权去世,遗体捐献给了昆明医科大学。

  十年后,作为云南妇产科专家的胡素秋也走到了生命尽头,她同样将遗体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她在遗嘱中说:“眼角膜、进口晶体、皮、肝、肾等供给需要的病人,最后再送解剖。”

  2019年9月25日,在学校的安排下,这对医学伉俪“重逢”了。他们的骨骼标本被安置在一起,“肩并肩”站在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入口处的屏风前。

  一个学生深有感触地说:“两位教授无私奉献的精神,讓我们感受到医者的情怀,也明白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

  “生为医学教授,逝做无语良师”,这份无悔的信念和追求,在李秉权和胡素秋身上表现得那么彻底,那么纯粹。

 


上一篇 给牛认个错   下一篇 爱心菜
随机推荐文章
·只叹尘缘
·老三和他的哑巴妻
·人狐奇缘
·我在北海道以北,仰望45度角
·心火
·瞎婆
·过云雨
·等一场倾城雨,也待我长发及腰
·阿梨
·大河边的梦
·爱上风的人
·送给不曾见过的你
·我是一个贼
·永远的蝴蝶
·我是一个流浪汉
·最美的遇见,不是现在,而是曾经
·我是一只鱼
·论黑梅4的故事
·半夜鸡啼之小勤的前途
·论黑梅3的故事
·太阳公公
·时代梦
·论12个小宝贝的写作灵感
·一秒啊,爱人(剧本)
Copyright © 2007-2014 雨枫轩阅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