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原创故事 | 散文随笔 | 杂文评论 | 诗词歌赋 | 人生哲理 | 微型小说 | 短篇言情 | 短篇校园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微型小说>文章内容

读书人

作者:本轩阁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3-2-3 阅读:11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青石板上,溅起小小的水花,一个教书先生和一个少年从院落中走来,先生撑着伞,伞本就不大,还倾斜给了那个即将远行的少年,两人聊着天,少年侧身仰起头,笑着说好,先生则侧低着头,满脸笑意,不一会就两人就走到了巷子口处,老人直了直腰,想了一想,伸手拔出插在发髻的一根碧玉发簪,递给少年,“就当是离别赠礼好了”,“在外面记得照顾好自己,”少年点点头,撑起一把崭新的油伞,向前走去,老人也转过身,学生弟子,先生老师,两人就这样背对着背,一人站在原地,一人就此远游。

 
  数日奔袭之后,终于看到了一间破旧的小庙,少年小跑向小庙,推开门,进入其中。少年把书箱放下后,收起已有些破旧的油伞,环顾四周,庙虽是有些破败,但总不至于漏雨,于是少年便找些柴火,聚在庙中间,篝火燃燃烧起,照亮了整个小庙。少年坐在火堆旁,先烤干竹箱里的书籍,然后是自己淋湿的衣服,而自己那件已经湿透的贴身衬衫,终是因为那句非礼勿视而仍未脱下。黑夜降临,少年瑟瑟发抖地凑在篝火旁,冀求着一点点温暖,就算渐渐睡去,手上仍然攥着一本刚刚烤干的儒家圣贤书,嘴里念叨着那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就这样,童生,秀才,举人,状元都是少年的功名,当镇上的那位老人听闻此事,大喜过望差点没当场烧三炷香,说了了不得了不得,好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少年似乎已经前途无量。但当其拜入老首辅门下之后,少年才发现,这一切并不是如自己想的那样如意:至于所谓的传师论道,也只有那草草的读书二字,人们对他也不再景仰,再看到他,也只有一声嗤笑。读书。读书,他听着这两字都觉得有些讽刺,堂堂状元郎,苦读数十载,到头来还不是沦个无官可做。
 
  每日所谓的读书,更多的只是发呆罢了,年轻人想到很多:想到自己小时候,没少和崔东山吵架,,吵不过了,就去找先生告状,最喜欢和小师兄打架,打架一次没赢过。有时候小师兄都不忍心在揍他了,鼻青脸肿的少年还非要继续挑衅,小师兄被崔东山拉着,他被傻大个拖着走,还要找机会飞踹小师兄几脚,换成自己是小师兄,也一样忍不了啊。年轻人想着想着傻乎乎的笑了起来。弟子不必不如师,是书上白纸黑字的圣人教诲,年轻人站起身来,抚了抚衣袖。从那一日起,院中少了一个发呆的少年,多了一个发奋苦读的年轻人。
 
  后来啊,在老首辅去世的第二天,这位年轻人被任命为新首辅,这位读书人毫无意外,这些年来除了读读书,还要帮助老首辅处理那些不必送至天子手中的小事,读书十载,他早已明白了,这只不过是另外一场大考罢了,只不过这场考试的考生只有他一个人,至于那些无关紧要的奏折,这些天子看不见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承载了万家烟火。
 
  当年轻人真正的站在朝堂之上,满朝文武都以一种鄙夷的目光望向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他从书中学来的另一个道理。
 
  宏丰四年,敌寇入侵,数日之内,连下13城,边关告急,烽线吃紧,满朝上下,人心惶惶,不少所谓的三朝元老都主张投降,但是,在那场朝堂议事上,面对那文武百官,年轻人开口第一句,真是硬气的好像用脊梁骨撑起了天地,就一句话“打就打啊”
 
  这位读书人当政期间,整饬朝纲,整治边军,改诗赋取士为八段文考究经义取士。设置路道制,设节度使、经略使、监察使几职用于削藩。设崇玄署管理僧籍和任命三纲、对所有道观弟子进行考核,对黄门郎取士制度进行改革,将儒释道三教尽掌握在朝廷手中。选用大批青壮赶赴边关御敌,增设兵部侍郎,扭转两朝边境的颓势。
 
  以至于,有人戏称他为“站皇帝”。20年过去了,少年已不在少年,而他也知道,想要完成那件前不见古人的事,需要付出自己的生命,而自己也确实有了点功高盖主的嫌疑。
 
  几个月后,在被抄家的前一晚上,这位放下书,站起身,双手拎着那只小火炉,自言自语道:“寒门无贵的规矩,已经打破,意义之大,比起当年大秦帝国之后纵横游士纷纷创立豪阀,‘游’士不再是那无根浮萍。可豪阀的利弊,这八百年来谁都深有体会,那么未来八百年,如今那些跳过龙门的寒士,可会自省?又会自省几分?寒士骤然富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堂。你真以为谁都能在官场这染缸里把持得住本心?恰恰是这些光脚之人,站在了高位上,一旦为恶起来,最是没有底线。”这个门,是我打开的,那么反观我张巨鹿,堂堂一朝首辅,权倾朝野二十年,尚因孙舞弊贪墨一事而身败名裂,算不算是给后世跻身朝堂的寒士公卿一剂的清凉散?
 
  这样的读书人,在历史上哪里能找得到。,有岂是一个读书人能够代表的了的
 
  离阳首辅张巨鹿下诏狱,朝廷公布天下十大罪。皇帝下旨,诛九族。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两不相欠。我张巨鹿最后跟天下百姓无非是要了一壶酒喝,不算多吧?
 
  当初学生刚拜入先生门下,问道“蟹六跪而二螯”作何解,先生答:“穷秀才囊中羞涩也”时隔多年后,两位同样是白发斑斑的老人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位穿着华丽的老人犹豫了一下,转过身来,一位穷酸老先生也沉默良久,笑到:“时隔多年,你的先生好像还是囊中羞涩。”离阳首辅,张巨鹿后退一步答道:“六跪而二熬的螃蟹,其实滋味也很好”
 
  若干年后,此案平反,那位读书人,追谥文正

上一篇 上班路上……   下一篇 请你留下
随机推荐文章
·清清上学记
·棋子
·江南雨
·黄山
·情.逐
·饭局
·初四
·吃货
·晨战
·尘世间
·你说,永远有多远?
·白日梦
·青葵
·烈酒伴清歌(上)
·一陌清澄
·诺在今年前
·摇月城之含泪的射手
·蔫儿猴
·悲伤的故事
·赞不绝口的双胞胎
·不是仙来何奈魔
·奶奶
·一首歌的回忆结束这一年的记忆
·算命先生的神秘虫
Copyright © 2007-2014 雨枫轩阅读网 版权所有